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出臺《提升市場環境和質量2024年行動計劃》
發布日期:2024-03-01 瀏覽次數:1216
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出臺
《提升市場環境和質量2024年行動計劃》
為認真貫徹落實山西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兩會”深入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決策部署,2月29日,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出臺《山西省提升市場環境和質量2024年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為牽引,有效提升經營主體發展質量,持續優化市場競爭環境,統籌推進質量強省和知識產權強省建設,不斷完善現代化市場監管機制,為我省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重點任務
(一)有效提升經營主體發展質量
1.深化登記注冊規范化便利化改革。加快推動注冊資本認繳制改革。出臺企業名稱爭議處理辦法和不適宜名稱糾正辦法。推動落實《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建立冒名登記撤銷綠色通道。加快完善全省統一的企業登記管理系統,拓展電子營業執照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互通共享應用。以企業開辦、注銷、證照聯動等為重點,扎實推進市場監管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注冊處負責)
2.深入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推動落實《企業注銷指引(2023年修訂)》,持續優化企業注銷“一網服務”平臺,加強與公安、人民銀行等部門間的協同配合,實現注銷“信息共享、聯動辦理”。持續完善依申請、依職權、代位注銷等多元化退出機制,有力解決企業反映的“注銷難”問題。(注冊處負責)
3.支持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全力打造“惠商保”2.0升級版,進一步擴大應用場景。推進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扶持,推動個體工商戶爭創“名特優新”。暢通“個轉企”全環節服務,建立“個轉企”培育庫,加快推動解決“個轉企”直接登記、集群注冊、強制注銷等難點問題。(市場主體處負責)
(二)持續優化市場競爭環境
4.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剛性約束。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開展公平競爭問題專項清理行動,持續做好增量審查和存量清理,積極引入第三方評估,加大對市縣及相關部門的督查指導力度。(反壟斷處負責)
5.加強和改進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聚焦醫藥、教育、公用事業、日用消費品等重點領域,深入開展民生領域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專項行動,集中查處一批競爭違法案件。(反壟斷處負責)
6.堅決破除區域分割和地方保護。組織開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的質效提升行動,依法制止各種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持續推進企業遷移一件事改革,提升跨區域遷移登記便利化改革,嚴格執行全國統一的登記文書規范和提交材料規范,不得為企業跨區域遷移設置障礙。加強中部六省、京津冀晉蒙五省(區、市)及沿黃河經濟帶區域執法協作,完善跨部門跨區域協同機制,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增強打擊違法行為工作合力。(稽查處、注冊處、反壟斷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7.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深入推進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制定《放心消費示范創建管理規范》,強化放心消費創建主體培育。加大消費維權服務站建設力度,持續推進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活動,鼓勵引導企業建立賠償先付保障措施,優化ODR在線糾紛解決機制。開展 12315效能評估評價,推動投訴受理、調查處理等環節效率提升,快速響應消費者維權訴求。支持消費者協會行使公益性訴訟權利。(消保處、12315指揮中心、省消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8.加大網絡交易監管力度。推進全國網絡交易監管與服務示范區創建,探索出臺我省直播電商合規指引,開展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維護公平競爭的網絡市場秩序。(網監處負責)
(三)扎實推進質量強省建設
9.強化標準引領。落實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聚焦我省重點產業鏈,實施一批標準穩鏈重大標志性項目,圍繞煤化工、智能制造等領域加強先進標準研制,攻關制定關鍵環節技術標準,著力健全與產業鏈相協調配套的標準體系,為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可參考可借鑒的標準模板。推動消費品國內外標準接軌,加快推進內外貿產品同線同標同質,以標準“走出去”助力我省技術、產品、工程、服務“走出去”。(標準管理處、認證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加快質量基礎建設。推進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動檢驗檢測認證“四大服務聯盟”有力有效服務產業鏈、專業鎮發展。持續抓好質檢中心和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用好用活財政獎補政策,撬動質量基礎建設提檔升級,更好服務全省產業發展。(計量處、認證處、科財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11.深入開展質量提升“ 六大行動” 。開展質量基礎設施助企行動,落實 5部門《關于質量基礎設施助力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的指導意見》。開展標準體系提升行動,構建完善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開展計量服務能源革命行動,強化重點耗能企業能源計量審查。開展檢驗檢測認證專項整治行動,突出環境與環保等重點領域,規范檢驗檢測認證市場秩序。開展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行動,更好保障少年兒童健康成長。開展質量人才能力提升行動,促進形成有利于質量人才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質量發展處、質量監管處、計量處、標準管理處、認證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12.扎實推進品牌創建。推進“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建設,加大在標準制定、認證實施等重點環節的支持引導力度,著力增強山西品牌的質量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全面提升我省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供給水平。開展第四屆山西省質量獎評選工作,規范完善評選程序,科學設置評選指標,做好評選宣傳、政策解讀、專家評審等重點環節的組織實施工作。(質量發展處負責)
(四)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13.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持續推進國家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范化建設試點,全面提升專利行政裁決能力水平。實施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開展省級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創建。深入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專項行動。推動維權援助服務網絡延伸到縣、園區以及重點企業。加強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服務,提升企業海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糾紛應對能力。(知產保護處、知產保護中心按職責分工負責)
14.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水平。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舉辦中部六省第二屆高價值專利大賽和首屆山西省外觀設計大賽。開展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推動高價值專利與企業精準對接、加速轉化。推進重點產業專利導航行動,加強產業專利布局,引導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知產運用處、太原代辦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15.優化知識產權服務。創新開展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工作,建立我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制度,更好促進數據要素高效流通使用。建成運行山西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提升服務便利化水平。實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爭取地市級綜合性公共服務機構全覆蓋。舉辦首屆全省專利檢索分析大賽、“我最喜愛的山西商標品牌”第二屆大學生知識產權演講比賽,組織“百縣萬企”知識產權大培訓,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專業機構“走基層、惠萬家”大服務活動。(知產規劃處、知產保護中心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完善現代化市場監管機制
16.強化信用監管。制定《經營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規范》《市場監管信用修復工作規范》兩個省級地方標準。全面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持續推行“一業一查”部門聯合監管模式,有效提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質效。健全信用修復制度機制,強化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開展“智慧化+信用化+ 網格化”監管模式創新試點,科學配置監管資源,規范監管行為。(信用處負責)
17.加強重點商品市場價格監管。深化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推廣轉供電領域治理經驗,針對金融、公用事業等重點領域出臺執法指南,強化物業服務、旅游市場、電子政務平臺等領域價格監管。(價監局負責)
18.發揮公眾和輿論監督作用。強化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工作機制建設,開展消費投訴處理情況電話、短信回訪。落實有關舉報獎勵辦法,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參與監督的積極性。(稽查處、消保處、12315指揮中心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組織保障
(一)提高思想認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工作,省紀委監委將 2023年行動計劃落實情況納入了日常監督重要內容,省委督查委組織開展了年度工作督查,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兩會”又對今年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提升市場環境和質量對我省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重要意義,持續鞏固深化2023 年行動計劃實施成果,壓茬推進 2024 年各項任務,確保取得實效。
(二)層層壓實責任。各責任部門要逐條逐項細化分解工作任務,堅持“四精四賬”閉環管理,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明確具體推進措施和責任人,每月 5日前報送工作進展。各市局、示范區局要結合實際,進一步創新舉措、明確目標,制定 2024 年行動計劃,于 3 月底前報省局綜合處,并每季度報送工作進展。
(三)強化督導考核。持續加大督導力度,重點關注工作部署推進情況、任務落實情況和相關材料報送情況,對進展緩慢的警示約談、通報批評,對工作不力、未能按期完成任務的嚴肅追究責任。
本文來源: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統籌核稿:王佳佳
編輯制作:楊 楠
轉載請注明來源:山西市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