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控質量鑄精品,電機殼體質躍新
發布日期:2025-02-12 瀏覽次數:264
精控質量鑄精品,電機殼體質躍新 —— 平遙縣瑞恒鑄造機械有限公司
企業所屬行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行業代碼: 31
一、企業簡介
平遙縣瑞恒鑄造機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03月11日,注冊地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南政鄉蔣家堡村,法定代表人為常文照。經營范圍包括鑄件,機械加工(依法需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公司專注于電機殼體的鑄造與加工,擁有現代化的生產廠房 20000 平方米。公司具備先進的鑄造生產線,包括熔煉設備、造型機、砂處理系統等,以及高精度的加工設備,如數控車床、加工中心等。主要產品為各類電機殼體,涵蓋工業電機、汽車電機、家用電器電機等領域。公司可生產直徑從 100mm 到800mm、長度在 200mm 到 1500mm 范圍內的多種規格電機殼體,年生產能力達 10 萬件。公司與國內外多家知名電機生產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如西門子、ABB、格力電器等。
二、提升前主要問題及原因
(1)原材料品質波動
1、成分不穩定
不同供應商提供的鋁合金原材料在元素含量上存在差異,且同一供應商不同批次也有波動。這使得鑄造過程中液態金屬的流動性、凝固特性不穩定,影響電機殼體的內部組織和力學性能。例如,硅元素含量的變化會影響鋁合金的強度和硬度,含量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殼體出現裂紋或硬度不足的問題。
2、雜質含量偏高
原材料中的鐵、鎂等雜質元素有時超出標準范圍。在鑄造高溫環境下,雜質容易形成化合物,分布在晶界處,降低殼體的抗腐蝕性能和導電性能。如鐵雜質含量高時,會使電機殼體在潮濕環境下容易生銹,影響電機的使用壽命。
(2)生產工藝精度不足
1、鑄造工藝參數不穩定
模具溫度、澆注速度和壓力等參數控制不夠精確。模具溫度波動會導致鑄件冷卻速度不均勻,產生內部應力,使殼體出現變形或裂紋;澆注速度和壓力不當則會造成氣孔、夾渣等缺陷。例如,澆注速度過快時,型腔中的氣體來不及排出,形成氣孔缺陷。
2、加工工藝精度欠缺
機加工過程中,刀具磨損、切削參數不合理以及設備精度下降等因素,導致電機殼體的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難以達到設計要求。尺寸偏差會影響電機的裝配精度,表面粗糙度差會增加電機運行時的摩擦損耗和發熱。
(3)質量檢測體系不完善
1、檢測標準不統一
內部缺乏統一、明確的質量檢測標準,不同檢測人員對同一指標的檢測方法和判定標準存在差異。這使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容易讓不合格產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或市場。
2、檢測設備落后
部分檢測設備老化、精度低,無法檢測出一些微小的缺陷。如對于殼體內部的細微裂紋,傳統的探傷設備難以精準識別,給產品質量帶來潛在風險。
三、提升行動取得的成效
(1)產品質量顯著提升
1、性能指標優化
通過優化原材料采購和生產工藝控制,電機殼體的力學性能、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得到顯著改善。抗拉強度、屈服強度等力學性能指標的穩定性提高,尺寸公差控制在更小范圍內,表面粗糙度達到更高標準。例如,經過改進后,殼體表面粗糙度從
Ra3.2μm 降低到 Ra1.6μm 以下,提高了產品的外觀質量和裝配性能。
2、客戶滿意度提高
產品質量的提升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客戶投訴率大幅降低,訂單量持續增加。國內客戶對公司產品的質量信心增強,與多家大型企業建立了更緊密的長期合作關系。
(2)生產效率提高與成本降低
1、生產效率提升
優化生產工藝和設備管理,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廢品率和返工率,生產周期縮短。例如,通過改進鑄造工藝參數和模具設計,鑄造工序的生產效率提高了
30%,產品一次合格率從原來的 80% 提升到 92%。
2、成本降低
原材料利用率提高,質量檢測成本和售后維修成本降低。由于廢品減少和生產效率提高,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下降了 18%,為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3)企業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1、質量管理體系完善
建立了更加科學、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涵蓋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交付的全過程。各部門職責明確,工作流程更加規范,溝通協作更加順暢。
2、員工素質提高
通過培訓和技能提升活動,員工的質量意識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員工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質量管理,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提升行動主要亮點
(1)原材料質量管控強化
1、供應商優化管理
建立嚴格的供應商評估和準入制度,對供應商的生產能力、質量控制體系、環保措施等進行全面審核。與優質供應商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展原材料質量改進活動。例如,與主要鋁合金供應商合作開展質量提升項目,通過優化生產工藝和加強質量檢測,降低了
2、材料的雜質含量。
原材料檢驗升級
引入先進的光譜分析儀、金相顯微鏡等檢測設備,對原材料進行全方位檢測。制定嚴格的原材料檢驗標準和抽樣方案,確保每批原材料質量合格。同時,建立原材料質量追溯系統,對原材料的來源、使用情況等進行跟蹤記錄。
(2)生產工藝優化創新
1、數字化鑄造工藝控制
采用先進的傳感器和自動化控制系統,對鑄造過程中的溫度、壓力、流量等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和精確控制。通過建立鑄造工藝數據庫和模擬分析軟件,優化模具設計和工藝參數,提高了鑄造工藝的穩定性和一致性。
2、智能加工系統應用
引進智能化加工設備和數控系統,實現加工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通過在線監測和自適應控制技術,實時調整切削參數,減少刀具磨損,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
(3)質量檢測體系革新完善
1、標準化檢測流程建立
制定統一、詳細的質量檢測標準和操作流程,對檢測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考核。確保檢測方法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提高檢測結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先進檢測技術引入
采用無損檢測新技術,如超聲波探傷、激光掃描檢測等,提高對產品內部缺陷和尺寸精度的檢測能力。同時,建立質量檢測數據管理平臺,對檢測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和處理,為質量改進提供依據。
五、啟示
戰略引領,質量先行:公司管理層將質量提升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從資源配置、政策制定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確保質量工作的優先地位。
人才為本,技能提升:注重員工培訓和技能提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內部培訓、外部進修、技能競賽等方式,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和專業技能水平。
持續創新,科技驅動: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不斷優化生產工藝和質量檢測方法。加強與科研機構、高校的合作,開展技術創新活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以質取勝,市場導向:緊密關注市場需求和客戶反饋,以提高產品質量為目標,不斷優化產品設計和服務水平。通過質量提升,拓展市場份額,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案例指導:晉中市平遙縣場監督局
案例編寫:山西領拓認證有限公司 鄭志強
平遙縣瑞恒鑄造機械有限公司 雷凱朝
ISO9001認證 ISO14001認證 ISO45001認證
- 上一篇:加強質量管理 提升企業品牌
- 下一篇:加強質檢強度,質量警鐘長鳴